首页

邕娘免费视频

时间:2024-05-02 12:01:52 作者:“演出+旅游”升温 中国“五一”假期迎多样化演艺 浏览量:96877

  中新社兰州4月30日电 题:“演出+旅游”升温 中国“五一”假期迎多样化演艺

  中新社记者 闫姣

  临近“五一”假期,中国“演出+旅游”持续升温,各类演艺花式撩拨年轻的心。有网友说,“不是敦煌鸣沙山去不起,而是兰州黄河大合唱更有性价比。在3亿年的溶洞看演出还是头一回。沙漠、星空、万人合唱,氛围感拉满。”

4月23日晚,甘肃兰州,在黄河畔举行的路边演唱会吸引了民众前来“打卡”。图为民众在黄河边合唱。(无人机照片) 九美旦增 摄

  “先去唱歌,唱累了就伴着歌声,在河边吹风,看长河落日,会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夜晚!”宁夏网友王砚对即将到来的丝路之旅充满期待,尤其兰州接连“浪漫宠粉”,令她想到现场的心情更加急迫。

  连日来,由兰州本土乐队声场实验室路演带火的兰州黄河大合唱出圈。夜幕降临,驻扎在中山桥旁、黄河之畔的乐队,时而慢敲鼓点和观众轻声唱和,时而高亢激昂带动现场情绪,虽然没有声光电加持的高科技舞台,但还是唱进了每个人的心坎。

  “人刚回来,把心留在了兰州,后劲太大了。”四川网友瑞方打趣地说,有幸成为合唱团的一分子,演唱会在开阔广场,完全免费,但是人太多了。

  为了掀起合唱的狂欢热潮,丰富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,甘肃官方于近日推出兰州黄河大合唱——黄河之滨也很美系列活动,以领唱+大合唱+开放麦形式,于每周及节假日19:30至21:30,每晚演出经典曲目20余首,将持续至10月中旬。

  此外,甘肃还鼓励《丝路花雨》《大梦敦煌》《大豆谣》等品质高、观赏性强、艺术气息浓厚的经典舞剧片段,走出戏院剧场,走近黄河岸边,开启零距离观演互动新模式,让艺术融入大众。

4月23日晚,甘肃兰州,在黄河畔举行的路边演唱会吸引了民众前来“打卡”。图为民众在黄河边合唱。(无人机照片) 九美旦增 摄

  中新社记者梳理发现,“五一”期间,贵州省推出全民免费的溶洞音乐会;四川南充推出音乐为主题的浪漫派对;甘肃的公园音乐会、黄河合唱团、溶洞音乐会、沙漠大合唱等不断上演。

 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中国营业性演出(不含娱乐场所演出)场次11.90万场,相当于日均超1300场。在线旅游平台飞猪数据显示,今年“五一”假期演唱会、音乐节所在地周边的酒店预订量同比翻倍增长。

 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丝绸之路研究所研究员金蓉接受采访时分析说,为一首歌奔一座城的演出经济释放出巨大流量效应,其火爆背后折射出年轻人生活观、消费观和娱乐观的变化,为各地文旅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实践,也是提升城市知名度、拉动地方旅游经济的有效举措。

  金蓉表示,“演艺+旅游”的发展模式如今成为众多城市竞相追逐的流量密码,要推动演出经济可持续发展,需要地方文化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加强合作,推出演出+门票、演出+餐饮、演出+交通、演出+住宿等套票形式,让利于游客,延长游客逗留时间。同时,要大力挖掘地方特色文化,不断融入创新元素,打造具有地域性的新模式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同江与俄罗斯波格丹诺维奇缔结友好城市

宁波12月4日电(记者 林波)近日,随着浙江宏山船务有限公司的“凯航之星”轮取得船舶营运证,浙江宁波营运船舶运力规模首次突破1100万载重吨。

5995万元“不翼而飞”:银行存款再现“失踪”谜局

相较于第二产业,第三产业竞争性强,就业人多密度大,往往需要在交通便利、可达性高的地方选址,相应的房价和住房成本也普遍较高,使得人们不得不在离工作地较远的地方居住,增加了通勤距离。这也解释了相近规模城市间的职住平衡与通勤距离差异。北京和上海人口规模相近,北京第三产业占比更高,北京通勤距离大于上海。类似地,深圳和东莞城市人口规模相近,但深圳第三产业占比高于东莞,通勤距离也更长。

俄罗斯马哈奇卡拉加油站爆炸 已致12死56伤

“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,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。”江西省政协副主席、省工商联主席谢茹委员表示,“要积极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,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‘小巨人’企业和‘单项冠军’企业,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好产业链融通带动作用,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,实现大中小企业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中彼此融通、相互协同。”

矿山瞒报事故“大起底”时仍敢瞒报!4人涉嫌犯罪

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.17万人,比上年增长4.76%。其中,招收博士生15.33万人,比上年增长10.29%;硕士生114.84万人,比上年增长4.07%。在学研究生388.29万人,比上年增长6.28%。其中,在学博士生61.25万人,比上年增长10.14%;在学硕士生327.05万人,比上年增长5.59%。

【风起黄埔】百岁黄埔老兵冯宗尧:头可断血可流 抗日之志不可缺

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,“绿色呼声”愈发强烈,积极“拥抱”碳中和已成共识。近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“碳中和与全球气候治理专题研讨会”上,多位中外人士认为,实现碳中和,必须迈出“智慧”一步,科技创新力量不可或缺。

相关资讯
料峭春寒 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梅花绽放似烟霞

王宁在致辞时与嘉宾们热情分享了党委政府办理网友留言建言、中老铁路的国际网络传播效应、网媒网友采集云南元素创作网红作品等三个故事。他说,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强国战略目标10周年,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,举办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具有特殊重要意义。云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,大力推动全省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,网络媒体见证和记录了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、拼搏奋斗的发展历程,为云南奋进新征程、建功新时代凝聚了广泛共识、注入了强劲动力。云南网络传播的故事,既是国家繁荣发展“大画卷”中的浓墨一笔,也是网络媒体蓬勃生长“新景象”里的精彩一章。当前,云南正深入实施“3815”战略发展目标,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,前景广阔、未来可期,将为网络传播提供丰富场景、生动故事。真诚邀请广大媒体记录和传播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的万千气象,深入体验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,挖掘更多动人故事、暖人瞬间,让新时代新征程的主旋律更加高昂,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云南、爱上云南,通过云南这个窗口,认识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。

热门资讯